6大口腔性病症狀【附圖片】與求醫指南

口腔性病

性病是一種透過性行為而傳染的疾病,包括陰莖與陰道、陰莖與肛門及口腔與生殖器的接觸。由於口交行為越趨普遍,口腔感染性病亦越來越常見,增加了性傳染病感染口腔及由口交傳播至各部位的風險。口腔性病檢查一般可以透過口腔拭子樣本作檢測。

口交的種類

在口交過程中,人們會用嘴巴、嘴唇和舌頭刺激性伴侶的生殖器。口交對異性戀和同性戀伴侶都有效。口交的類型主要包括:

  1. 女性陰部口交:女人的生殖器,包括陰道、外陰、尤其是陰蒂,都受到伴侶的口頭刺激
  2. 男性性器官口交:使用嘴刺激陰莖
  3. 乳頭口交:使用嘴巴刺激伴侶的乳頭
  4. 肛門口交:使用嘴或舌頭刺激肛門

口腔性病的常見種類

透過口交行為,可以傳播不同的性病。常見的口腔性病為

  1. 皰疹
  2. HPV
  3. 衣原體
  4. 淋病
  5. 非淋菌性細菌
  6. 梅毒

以下較少見,但不能排除感染風險

  1. 甲型、乙型、丙型肝炎
  2. 其他腸胃感染
  3. 愛滋病(特別是口腔有傷口)

口腔性病的傳播

口腔性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為體液接觸。對方體液透過口腔潰瘍或黏膜,從受感染的生殖器官進入口腔,導致局部感染。受感染的口腔亦可將性病傳染至伴侶的生殖器官,造成感染。

口腔性病症狀

與性器官一樣,不同的性病感染口腔,亦會出現不同症狀。

口腔性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喉嚨紅腫疼痛
  • 口腔潰瘍
  • 口腔出現損傷或皰疹
  • 扁桃腺發炎
  • 口腔HPV疣
  • 發紅及出現白點

但在大部份時候,口腔感染性病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梅毒口腔潰瘍

口腔梅毒感染症狀

一期、二期梅毒感染口腔,分別會有不同的症狀。硬下疳為一期梅毒常見的口腔損口,一般是獨立、無痛感的潰瘍,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多邊形斑塊。

梅毒口腔黏膜斑

全身皮疹、口腔黏膜斑及黏膜炎為二期梅毒常見病徵,多為白色班塊及可帶痛感,常見於舌、顎、咽、肩桃體、唇及頰。

口腔症狀:

  • 一期梅毒:感染後約3-6週,口腔或唇部出現「硬下疳」(無痛性潰瘍),邊緣清晰,基底較硬。
  • 二期梅毒:全身皮疹,口腔黏膜可能出現「黏膜斑」(灰白色糜爛面)或「濕疣」。
  • 三期梅毒:罕見口腔損害,可能出現「樹膠腫」(壞死性腫塊)。

口腔淋病感染症狀

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經口交傳播至口腔及咽喉,多數人為無症狀感染,病發時引致淋菌性口腔炎或淋菌性咽喉炎。

淋菌性咽喉炎

淋菌性口腔炎

口腔黏膜充血發紅,可有潰瘍或表淺傷口

淋菌性咽喉炎

常見於有口交行為者,90%以上的感染者無明顯症狀,常見症狀為

  • 咽乾
  • 咽部不適、灼熱或疼痛感
  • 扁桃體紅腫
  • 偶有白色分泌物

口腔衣原體感染

病原體:沙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

傳播途徑:口交傳播至咽喉,但較少見。

口腔症狀:多數無症狀,可能出現輕微喉嚨痛或紅腫。

口腔HPV尖銳濕疣

口腔HPV(尖銳濕疣)感染症狀

因HPV感染口腔而引起口腔皮膚黏膜疣體,傳染性較強。主要由低危型HPV-6、11引起。好發於舌背、唇部、咽喉,可逐漸增大或融合,呈白色或肉色菜花狀增生物。高危型HPV(16, 18等)亦可以感染口腔,但多為無症狀感染。

口腔HPV症狀

  • 低風險型:口腔或喉部出現「疣狀增生」(菜花狀腫塊)。
  • 高風險型:可能誘發「口咽癌」(扁桃體、舌根等部位),早期常無症狀。

預防方案:接種HPV疫苗(如九價疫苗)可降低風險。

口腔皰疹(唇瘡)

唇瘡

可由單純皰疹I或II型病毒引起口腔內部或口腔周圍的感染(口腔皰疹或唇皰疹),多為Ⅰ型病毒。

傳播途徑:口交、接吻或接觸感染者分泌物。

口腔皰疹症狀

  • 唇周或口腔內出現小水泡,破裂後形成潰瘍,伴隨疼痛或灼熱感。
  • 初次感染可能伴隨發燒、淋巴結腫大。
  • 病毒潛伏於神經節,可能反覆發作(復發性疱疹)。

口腔愛滋病(HIV)感染症狀

雖然愛滋病(HIV)透過口交而傳播風險很低,主要透過口交時口腔有傷口或接觸精液/陰道分泌物。

口腔症狀(因免疫抑制導致機會性感染):

  • 鵝口瘡: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白斑。
  • 口腔毛狀白斑:舌側緣白色條紋(與EB病毒相關)。
  • 卡波西肉瘤:紫色或紅色斑塊或結節。

口腔性病檢查

由於是口腔受感染,大部份檢查需於口腔或咽喉採取樣本進行相關性病DNA檢查。選取的樣本會是口腔拭子樣本,報告時間一般會12-48小時。

*本中心提供的尿液與拭子樣本是可以自由切換的,請向客服查詢更多。

預防口腔性病的關鍵措施

  1. 安全性行為:口交時使用牙科膜(Dental dam)或保險套。
  2. 定期篩檢:尤其有多位性伴侶或高風險行為者。
  3. 疫苗接種:如HPV疫苗、B型肝炎疫苗。
  4. 避免共用物品:如牙刷、餐具,減少間接接觸風險。

口腔性病建議求醫指南

若出現口腔潰瘍、不明腫塊、持續喉嚨痛等症狀,應盡快就醫並告知性接觸史。早期診斷與治療可避免併發症(如梅毒神經損害、HPV相關癌症)。

  1. 懷疑受感染/出現疑似病徵
  2. 等待有足夠空窗期
  3. 進行檢測
  4. 提取報告求醫
  5. 完藥後根據不同性病而進行臨床療效(Test of Cure), 以確保痊癒

口腔性病的治療

不同的性病種類及嚴重程度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輕微的口唇皰疹可以醫生處方的藥膏去減輕口腔水皰及損傷引起的痛楚,而較嚴重的個案或需抗病毒藥物。細菌類口腔性病感染,例如衣原體、淋病、梅毒、非淋菌性細菌,醫生可處方針對性的抗生素治療。

聯絡我們

地點

聯絡方式

(只限於文字訊息)

營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