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腎炎的資訊

泌尿道感染/細菌性前列腺感染

泌尿道感染(UTI)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影響範圍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腎炎。細菌性尿道感染十分常見,全球每年大約有2.5億新症。大部份尿道感染是由大腸桿菌(一種常寄存於大腸的細菌)所引致[香港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泌尿道感染]。出現於下泌尿道中並主要影響尿道及膀胱。泌尿道感染是由於細菌由身體其他部份通常是皮膚或直腸,進入尿道引致感染。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治療,可上行致腎臟而造成腎炎,後果可能很嚴重。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體

大腸桿菌及腸球菌屬是香港最常引致泌尿道感染的致病原。大約47.15%的尿道感染都是有大腸桿菌所引致的1。其他常見可引致感染的病原體包括金黃葡萄球菌(9.5%)綠膿桿菌(4.9%)變形桿菌屬(4.6%)等等。詳情可瀏覽泌尿道病原體DNA檢查組合

男女性泌尿道感染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泌尿道感染,因為女性身體結構上的分別導致比較容易出現被料到感染,女性的尿道較短,細菌容易到達膀胱及女性尿道口比較接近肛門,亦會增加感染風險。
研究指出大約50%的女性於一生中至少會出現一次泌尿道感染。當中25%會出現反覆泌尿道感染,即六個月內出現兩次或以上或十二個月內出現三次或以上的泌尿道感染。

 

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及膀胱炎
下泌尿道感染包括尿道感染及膀胱感染。最常見的症狀是排尿時有灼熱感與頻尿(或是有排尿的慾望),但沒有陰道分泌物,也沒有與明顯的疼痛。 這些症狀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在健康女性身上會持續平均六天,恥骨與下背部可能會出現些疼痛感。

什麼是尿道炎? 

尿道炎是尿道的炎症。主要因尿道受細菌感染所致。尿道炎與膀胱炎的不同之處,是尿道感染所造成的結果往往是由性行為引起的,感染的病原體可以是性病細菌,如淋病、衣原體或解脲脲原體等(淋球菌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或陰道及腸道菌,如加德納菌、念珠菌、大腸桿菌等。 

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性病)
淋球菌尿道感染(淋病)
一般尿道炎(非性病)

什麼是膀胱炎?

膀胱炎通常是由細菌引起的膀胱的炎症。一般而言,成年人患上膀胱炎,主要因尿道受細菌如大腸桿菌感染而致。膀胱炎不是性傳播疾病,但性交確實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因素

  • 性行為:插入式性行為可以將存在於外陰的細菌帶入尿道引致感染
  • 缺乏水份攝取
  • 忍尿
  • 免疫力下降
  • 使用尿導管
  • 近期曾接受泌尿道手術

膀胱炎檢查組合

上泌尿道感染(急性腎盂、腎炎)

主要致病菌為細菌,因附著於泌尿道黏膜中無法被排除,上行致腎臟的感染。上泌尿道感染除了有下泌尿道的症狀外,還可能出現後腰痛、發燒、畏寒、噁心、嘔吐等。

男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患有泌尿道感染的男性亦會機會患上細菌性前列腺炎(即前列腺受到細菌感染)。前列腺炎是一種常見的尿道狀況,研究顯示大約50%的男性一生中會出現一次前列腺炎。大腸桿菌是最常引致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體,50%以上的細菌性前列腺炎都是有大腸桿菌所引致的。

男性患上細菌性前列腺炎的風險因素

  • 患有泌尿道感染(包括尿道炎及膀胱炎)
  • 曾患前列腺炎
  • 使用尿導管
  • 免疫力低下
  • 曾接受前列腺手術
  • 患有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

細菌性前列腺炎DNA檢查組合

泌尿道感染的預防方法

以下方法可減低患上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 攝取足夠水份,定期小便
  • 及早治療潛在疾病(例如腎結石,前列腺肥大等)
  • 保持個人衛生
  • 性交後排尿
  • 女性便後清潔時應從前向後,以免細菌由肛門帶致尿道口
  • 避免穿着十分緊身的衣物

Ref 1 : A 6-year study of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southern China: prevalence, antibiotic resistance, clinic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聯絡我們

地點

聯絡方式



營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