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

愛滋病源於英文縮寫AIDS的音譯,中文名稱為“後天免疫力缺乏症”,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的。
HIV一般不會直接引起症狀,但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細胞”(白血球細胞和巨噬細胞),削弱免疫系統及其自行修復損傷的能力。這時,一些對未感染者沒有威脅的疾病,例如肺孢子菌肺炎,可以利用這種情況,將感染者變成愛滋病患者。雖然目前仍無法治癒愛滋病,但香港採用的治療方法已可大大延長愛滋病患者的預期壽命。
HIV可存在於感染者的各種體液中,包括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前列腺分泌物及母乳,感染者可以通過接觸這些體液將HIV傳播給他人。唾液、汗水、眼淚和尿液中的病毒含量非常低,不足以構成感染。由於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人可以看起來像普通人,所以只能通過愛滋病病毒抗體檢測來確定他們是否被感染。
感染了HIV的CD4變化

HIV感染初期CD4變化
HIV在感染人體後會迅速大量複製,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可以檢測到高達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病毒基因,CD4因此也經歷一個暴跌的過程,有些病患CD4可以低於200。
HIV感染無症狀期
之後,免疫系統開始產生針對HIV的特異性抗體和免疫效應細胞,數月到半年之內,血液中的病毒水平會下降幾個數量級,進而穩定在幾千或幾萬的水平,而CD4也會逐步上升,大多數感染者未經治療,CD4也能恢復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水平。HI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由急性期進入無症狀期。無症狀期內,由於免疫系統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在和病毒的長期纏鬥過程中,免疫系統勝少敗多,總體趨勢上是病毒量不斷上升,CD4逐漸降低。無症狀期感染者的CD4在350-800之間,平均每年下降40-60。
AIDS發病期
到某一時間點,機體免疫系統不堪重負,無法控制病毒的繁殖,血液中病毒量就會再次明顯上升,達到十幾萬乃至數十萬的水平,CD4就會再次暴跌,感染者的病情迅速惡化,進而發病。
CD4檢測間隔時間
CD4+T淋巴細胞定量的檢測間隔時間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由臨床醫生決定。一般建議對於CD4細胞數>350/μl的HIV無症狀感染者每年檢測1次;對於CD4+T淋巴細胞數在200-350/μl之間且尚未開始抗病毒治療的病人每半年檢測1次;對於已接受ART的病人在治療的第1年內每3個月檢測1次,治療1年以上且病情穩定的病人可改為每半年檢測1次。僅供參考,具體時間由臨床醫生決定。
CD4定量>350/μl | 每年1次 |
CD4定量200-350/μl, 未接受治療者 | 每半年1次 |
接受治療的新感染者 | 每3個月1次 |
治療1年以上感染者 | 每半年1次 |
CD4細胞的正常標準
中國成年人的CD4細胞檢測在395 - 1,2631。感染者服藥以後,如果治療有效,以CD4為代表的免疫力會逐步恢復,但這個過程多是波動上升的,比如第一次測500,3個月後測就是400,下次再測又升到550。因而,CD4計數兩次檢測間差別超過30%才是有意義的。
由CD4細胞數量了解身體狀況
愛滋病病毒可在人體內快速增長。如沒有適當的治療,病毒會迅速破壞身體免疫系統,令身體容易產生伺機性感染。要對抗這個病毒,維持及增強身體免疫系統尤其重要。除了定期檢查,感染者要進行兩重特別的測試來留意CD4細胞數量及病毒數量來監察著免疫系統的運作。測試的結果可用作決定開始藥物治療的時間,監察療效,及評估有沒有轉藥的需要。
U=U概念
隨醫學進步,現時已有藥物可以有效控制愛滋病病情,助感染者回復正常生活。醫學界近年推廣的U=U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概念:即感染者能以藥物控制體內病毒量,並經定期檢測,發現體內檢測不到病毒的話,就代表不具傳染力。惟不少感染者對用藥存有誤解,包括以為無病徵就無須急於治療,藥物副作用大、會影響生活等等,因而對治療卻步。
(只限於文字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