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症狀、原因、種類及治療 - Urban Medical 德立醫療
龜頭炎病徵
龜頭炎常見症狀

龜頭炎

龜頭炎是指龜頭(陰莖頭)引致的急性或慢性皮膚發炎,常見於沒有割除包皮的男士。龜頭炎不算是性病,但可以由性行為而引致。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擴散至尿道引發尿道炎,甚至影響性功能。根據研究,約3-11%的男性一生中至少經歷一次龜頭炎[1],其中糖尿病患者的風險高出3倍[2]

龜頭炎的原因

引致龜頭發炎的原因多為陰莖頭受細菌、霉菌或其他病原體感染。但龜頭皮膚受到化學物品刺激亦可導致龜頭炎。如果有陰莖破損,便更容易受感染而引致龜頭炎。

  • 因性行為而造成感染
  • 磨擦外傷
  • 衣物接觸而過敏發炎
  • 刺激物,例如:藥物、尿液、包皮垢、肥皂、殺精劑等
龜頭炎症狀:脫皮, 痕癢, 痛, 紅點

龜頭炎的症狀

常見的龜頭炎症狀可出現於陰莖或包皮上:

  • 陰莖或包皮呈紅色(紅斑)
  • 龜頭或包皮出現疹子
  • 出現脫皮
  • 出現白點
  • 龜頭有痛或癢
  • 受感染皮膚有呈異味分泌物
  • 包皮難以翻開(因腫脹或結痂)。
  • 排尿疼痛、尿道口刺痛
  • 白色或黃色分泌物(感染性)或透明滲出液(過敏性)

龜頭炎的5大種類

龜頭炎可由引致龜頭炎的細菌、霉菌或病原體及刺激源頭而分為5大種類。

1. 感染性龜頭炎

  • 念珠菌龜頭炎:最常見類型,由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引起(佔63%病例)[3],潮濕環境(如包皮過長未清潔)或糖尿病控制不佳時易發作。
  • 細菌性龜頭炎:鏈球菌(42%)、金黃葡萄球菌(28%)感染為主[4],常見於性行為後或免疫力低下者。加德納菌、乳桿菌屬、阿托波氏菌等常見陰道細菌亦可引致。
  • 性傳播感染(STI):如疱疹病毒(HSV)、淋病雙球菌、衣原體、梅毒等,通常伴隨尿道分泌物與潰瘍。

2. 接觸性龜頭炎

  • 化學刺激:肥皂、沐浴乳、殺精劑、劣質保險套潤滑劑中的化學成分引發過敏。
  • 物理摩擦:過度清洗或性行為造成微小傷口,導致發炎。常見為急性淺表性龜頭炎

3. 乾燥性龜頭炎

  • 慢性發炎導致龜頭皮膚變薄、乾燥脫屑,常見於中老年男性,可能與荷爾蒙變化或自體免疫疾病相關。

4. 環狀潰瘍性龜頭炎

  • 龜頭出現環狀紅斑或潰瘍,可能與賴特氏症候群(Reiter’s syndrome)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有關。

5. 復發性龜頭炎

  • 反覆發作超過3次/年,主因包括:
    • 未根治感染源(如伴侶未同步治療念珠菌)。
    •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 包皮過長且清潔困難。

龜頭炎的治療方法

龜頭炎/包皮炎會自己好嗎?在有高危性行為的情況下,如果出現症狀及不進行任何的處理,炎症是很難自行消退的,並且還可能會加大疾病對生殖器的損傷程度。因此,龜頭炎患者需要根據症狀輕重程度,及時進行處理。

如果症狀比較輕微,私處出現輕微紅色、瘙癢或異味時,不必過於擔心,可嘗試每天清水清潔後看看情況。

如症狀比較嚴重,比如紅斑、異味、龜頭潰瘍,糜爛,伴有滲血、分泌,建議盡快就醫治療,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

醫生會針對不同的感染原因而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可能包括一些外用或口服的抗生素。很多時候會進行龜頭炎檢查,以便可使用針對性藥物,令治療效果大大提升,減少不必要的痛楚。

預防龜頭炎的方法

  • 注意陰莖的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
  • 包皮切割,可減少經發復發的龜頭炎症

念珠菌性龜頭炎詳細分析

男性念珠菌性龜頭炎的發病日益增多,主要的原因是與性接觸有關,凡與患念珠菌性陰道炎的女性性交,很容易被傳染上;其次與間接物體接觸,如他人的內褲、浴巾、浴池等,再加上如包皮過長,念珠菌在包皮內板、冠狀溝和龜頭的部位繁衍增生。

已經發現與患念珠菌陰道炎患者有性接觸的男性,其生殖器被感染者達69.4%,而有念珠菌陰道炎者,其丈夫陰莖上念珠菌的檢出率是無陰道炎丈夫的4倍。

念珠菌性龜頭炎的症狀

  • 陰莖包皮和龜頭輕度潮紅、乾燥光滑
  • 包皮內板及龜頭冠狀溝處伴有白色乳酪樣斑片
  • 若感染陰囊,在與陰莖接觸面上可見鱗屑紅斑性皮疹,刺癢明顯
  • 若感染尿道,可出現尿頻、尿急。
  • 少數患者包皮水腫明顯伴有刺癢,可出現小潰瘍

反覆發作的念珠菌性龜頭炎,可引起局部的乾裂、纖維化等改變。該病的治療一般外用抗真菌軟膏,嚴重時也可口服抗真菌藥物。

居家護理與預防龜頭炎復發的8大關鍵

  1. 日常清潔原則:
    • 每日以「溫水」輕柔清洗包皮內側,避免使用香皂。
    • 清洗後用「乾淨毛巾輕拍乾燥」,勿殘留水分。
  2. 安全性行為:
    • 全程使用「無香料保險套」,事後清洗並排尿。
  3. 避免刺激物:
    • 停用含酒精的濕紙巾、香水噴霧或潤滑劑。
  4. 糖尿病管理:
    • 控制糖化血色素(HbA1c)<7%,降低念珠菌滋生風險。
  5. 衣物選擇:
    • 穿著透氣棉質內褲,避免緊身褲壓迫。
  6. 伴侶同步治療:
    • 若為感染性龜頭炎,伴侶需接受檢查與治療。
  7. 增強免疫力:
    • 補充維生素C、D[5]、鋅,規律運動改善血液循環。
  8. 定期追蹤:
    • 治療後1週回診確認是否根治。

常見龜頭炎問題Q&A

Q1: 龜頭炎會透過馬桶座或毛巾傳染嗎?
➜ 機率極低!念珠菌或細菌需「直接接觸」感染,但共用毛巾可能增加風險,建議個人用品分開使用。

Q2: 龜頭炎可以泡鹽水或優碘消炎嗎?
➜ 錯誤觀念!鹽水可能刺激傷口,優碘僅用於「無破皮」處,且需稀釋10倍,過度使用破壞皮膚菌叢。

Q3: 治療期間可以自慰或發生性行為嗎?
➜ 避免為佳!摩擦可能加重發炎,且感染性龜頭炎可能傳染伴侶。

 

[1] Balanitis. Anton A. Wray; James Velasquez; Stephen W. Leslie; Shailesh Khetarpal.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 1):S103-S115. doi:10.2337/dc23-S007

[3] Patel G, et al. BMJ. 2022;377:e068435. doi:10.1136/bmj-2021-068435

[4] Edwards SK, Bunker CB. Bacterial balanitis: microbiological spectrum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s. Clin Microbiol Rev. 2021;34(4):e0002321. doi:10.1128/CMR.00023-21

[5] Martens PJ, Gysemans C. Vitamin D's effect on immune function. Nutrients. 2023;15(2):384. doi:10.3390/nu15020384

 

聯絡我們

地點

聯絡方式

(只限於文字訊息)

營業時間